日志采集
根据产品的类型 又有可以分为:
- 浏览器页面 的日志采集
- 客户端 的日志采集
浏览器页面采集:
主要是收集页面的 浏览日志(PV/UV等) 和 交互操作日志(操作事件)。
这些日志的采集,一般是在页面上植入标准的统计JS代码来进执行。但这个植入代码的过程,可以在页面功能开发阶段由开发同学手动写入,也可以在项目运行的时候,由服务器在相应页面请求的时候动态的植入。
事实上,统计JS在采集到数据之后,可以立即发送到数据中心,也可以进行适当的汇聚之后,延迟发送到数据中心,这个策略取决于不同场景的需求来定。
页面日志在收集上来之后,需要在服务端进行一定的清晰和预处理。 比如 清洗假流量数据、识别攻击、数据的正常补全、无效数据的剔除、数据格式化、数据隔离等。
客户端日志采集:
一般会开发专用统计SDK用于APP客户端的数据采集。
客户端数据的采集,因为具有高度的业务特征,自定义要求比较高,因此除应用环境的一些基本数据以外,更多的是从 “按事件”的角度来采集数据,比如 点击事件、登陆事件、业务操作事件 等等。
基础数据可由SDK默认采集即可,其它事件由业务侧来定义后,按照规范调用SDK接口。
因为现在越来越多APP采用Hybrid方案,即 H5 与 Native相结合的方式,因此对于日志采集来说,既涉及到H5页面的日志,也涉及到Native客户端上的日志。在这种情况下,可以分开采集分开发送,也可以将数据合并到一起之后再发送。
常规情况下是推荐将 H5上的数据往Native上合并,然后通过SDK统一的发送。这样的好处是 既可以保证采集到的用户行为数据在行为链上是完整的,也可以通过SDK采取一些压缩处理方案来减少日志量,提高效率。
APP上的数据采集,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就是唯一ID了,所有的数据都必须跟唯一ID相关联,才能起到更好的分析作用,至于移动设备唯一ID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有详细讲到。
日志收集,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 “标准化”、“规范化”,只有采集的方式标准化、规范化,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收集成本,提高日志收集效率、更高效的实现接下来的统计计算。
数据源数据同步
根据同步的方式 可以分为:
- 直接数据源同步
- 生成数据文件同步
- 数据库日志同步
直接数据源同步: 是指直接的连接业务数据库,通过规范的接口(如JDBC)去读取目标数据库的数据。这种方式比较容易实现,但是如果业务量比较大的数据源,可能会对性能有所影响。
生成数据文件同步: 是指从数据源系统现生成数据文件,然后通过文件系统同步到目标数据库里。 这种方式适合数据源比较分散的场景,在数据文件传输前后必须做校验,同时还需要适当进行文件的压缩和加密,以提高效率、保障安全。
数据库日志同步: 是指基于源数据库的日志文件进行同步。现在大多数数据库都支持生成数据日志文件,并且支持用数据日志文件来恢复数据。因此可以使用这个数据日志文件来进行增量同步。 这种方式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小,同步效率也较高。
数据采集本身不是目的,只有采集到的数据是可用、能用,且能服务于最终应用分析的数据采集才是根本。